病例视频
相关文章
-
《中国儿童胶质瘤诊疗指南》发布 三博脑科张俊平教授执笔系统性治疗
9月21日,在广州举行的南粤神经外科高峰论坛上,《中国儿童胶质瘤诊疗指南》正式发布。众多小儿神经外科领域的2024-10-08
-
国际癫痫外科学会正式成立 栾国明教授担任首届理事会理事
为进一步推进世界癫痫外科的发展,加强世界各国功能神经外科医生的交流合作,5月30日,由Christian Dorfer教授、Kar2021-05-31
-
三博王保国教授获2020中国大健康产业杰出人物奖
11月27日,由《中国经营报》主办的2020中国大健康产业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多位知名专家及企业高管与会共议中国医2020-11-27
-
三博于春江教授获得“2019年度中国十大医生创业家”奖
12月7日,由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上海交大非公医院经营管理研究所指导,《看医界2019-12-11
-
三博闫长祥教授荣获“2019人民好医生”称号
文源:光明网 12月1日,由中国医师协会指导,中国扶贫开发健康扶贫办、人民好医生组委会等单位共同主办的“2012019-12-03
江涛教授领衔项目荣获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2018-01-16 14:14 作者:王大夫
热烈祝贺
江涛教授领衔项目荣获
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018年1月8日上午,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副所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江涛教授领衔的项目《脑胶质瘤诊疗关键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脑胶质瘤诊疗关键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
完成人简介
江涛 教授
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副所长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
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脑肿瘤研究所副所长
中国医师协会脑胶质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脑胶质瘤协作组首任组长
项目简介
脑胶质瘤是颅内常见的原发恶性肿瘤,因其异质性强、常侵犯脑功能区,且易伴发癫痫,是全球难治性肿瘤之一。该项目在863计划等20项课题支持下,构建了中国人群脑胶质瘤多维组学公共数据平台,制定出国人脑胶质瘤分子分型新标准,建立脑胶质瘤个体化分子诊疗与准确化手术技术体系,大大降低术后致残率和癫痫发生率,显著提高患者生存期。
主要创新点
1. 创建中国人群脑胶质瘤三类六种分子分型新标准,及个体化诊疗方案。
2. 首创汉语、汉英双语等功能区脑胶质瘤的准确手术技术体系,扩展了高级脑功能区保护技术。
3. 首创脑胶质瘤继发性癫痫的全脑风险预警模型,***指导手术干预,开辟瘤性癫痫控制新策略。
项目组发表SCI论文176篇,包括国际述评7篇,总IF 721,IF>5共60篇,被Nature Review系列等期刊他引3596次;相关论文被F1000重点推荐。出版《脑胶质瘤》等中英文专著6部;获国家发明专利8项;主持制定国家卫生服务标准1项、临床诊疗指南4部;入选国际指南3部、国际专家共识5部及Cochrane国际循证医学数据库。相关研究成果在北京协和医院、上海华山医院等国内39家医疗机构推广应用,并在美国UCSD、瑞典Lund大学等9个国际知名研究/医疗机构应用;主办国际学术会议16次,全国继续教育学习班24次,培训全国各地学员2500余人次。获教育部等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
江涛教授不仅在天坛医院工作,还同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有长期的合作关系,并同三博专家一起创立了脑胶质瘤诊疗中心,参与三博疑难重症胶质瘤患者诊疗与手术。
三博脑科医院脑胶质瘤诊疗中心是国内率先组织多个相关学科一起为脑胶质瘤患者提供、全面、个体化治疗的中心,由神经外科、神经分子病理专业、神经肿瘤放射治疗与化疗、神经电生理、神经影像学、神经心理与认知等多学科专家团队组成,使患者在国内即可享受到欧美一流水平的脑胶质瘤诊疗技术。
中心主要开展脑胶质瘤手术治疗与分子病理指导下的个体化综合治疗。广泛开展新技术的应用,加强了脑功能保护,增加了肿瘤手术切除率。脑磁图、神经导航系统、荧光显微镜、术中磁共振成像、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弥散张量磁共振成像、皮质和皮质下电刺激以及磁共振波谱成像等影像学方法可指引手术切除的范围,尽可能达到***切除或大部分切除肿瘤,而不损伤患者的脑功能。
手术与基于肿瘤基因表达基础上的分子分型、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分子靶向治疗等方面的综合治疗,是我院脑胶质瘤治疗的大特色。
特色技术
1术中电生理监测-大限度保护脑功能
位于脑功能区及附近或深部的肿瘤,在手术切除过程中极易造成功能区神经细胞及其神经纤维的损伤,进而引起患者相应的神经功能缺失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生存周期及生活质量。本中心率先在国内开展术中唤醒麻醉下功能影像指导功能区监测手术,有效保护患者运动、语言、空间认知及数字认知等多项功能,手术病例全国例数多。同时结合术中皮层脑电描记有效监测癫痫病灶,可对相应癫痫灶进行小功率电灼等处理,可以大限度地切除肿瘤并保留相关神经功能,减少手术的并发症。
2认知功能评价-大限度保护脑功能
领衔专家江涛教授在国内与北师大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实验室、中科院心理所、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等***重点实验室开展合作,先把脑认知功能与神经心理评测技术,应用到脑胶质瘤治疗中,保护患者的术后生存质量与生活质量。
3脑胶质瘤与癫痫——极大降低了低级别胶质瘤患者术后癫痫
术中皮层脑电描记监测癫痫灶
脑胶质瘤首发症状常常表现为癫痫,我们开展了脑胶质瘤并发癫痫临床综合治疗技术,极大降低了低级别胶质瘤患者术后癫痫,此项治疗技术达到了国际水平。
4神经分子病理诊断——更利于针对患者的预后判断来给予每位患者个性化治疗
神经分子病理诊断是从基因和蛋白质水平上对脑胶质瘤进行诊断与分型,与组织病理学的诊断结果结合起来,能够更好地指导患者的个体化放疗和化疗、靶向治疗,并有助于判断患者的预后。
5功能MRI技术
磁共振波谱成像及灌注成像
在国内首先开展脑胶质瘤与功能区关系的研究、应用功能MR判断脑胶质瘤放射治疗、化学治疗、靶向治疗疗效的工作,大限度地发挥现代功能影像技术,保护患者功能。
6个体化放射治疗
采用适形放疗等方法,针对不同的肿瘤性质、级别和患者相应的身体状况,设计出更加合理的放疗方案,灭活术后残存的肿瘤细胞,使肿瘤缩小或消失。
7个体化化学治疗
根据肿瘤组织病理和分子病理的情况,结合患者身体状况和各种辅助检查的结果,拟定出适合不同患者个体的、具有针对性的化疗方案,更加有效地杀灭不同增殖周期的肿瘤细胞,预防肿瘤的复发,特别适用 于浸润性生长和多病灶生长的肿瘤。
8分子靶向治疗
根据脑胶质瘤发生及生长的分子遗传学信号传导系统设计的,针对性地应用靶点特异性阻断药物,可以明显提高患者无瘤生存期,是目前国际上治疗脑胶质瘤的技术之一。目前神经系统恶性肿瘤常用的分子靶向药物有针对血管的VEGF单抗(如贝伐单抗),因为肿瘤的生长增殖需要不断的新生血管来提供,所以新生血管是肿瘤的特征,有效的抑制新生血管生成会对肿瘤的生长起到明显的治疗效果。治疗淋巴瘤的美罗华是抗CD20的单抗,如利妥昔单抗等。另外常用的还有作用于信号传导通路的一些药物,因肿瘤的生长要有信号传递,如果信号传递被中止,肿瘤就会凋亡,常用的药物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目前肿瘤的药物治疗正处于从单纯细胞毒性攻击到与分子靶向相结合联合治疗的的过渡时期,细胞毒性药物结合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胶质瘤已经成为替代传统化疗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