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介绍 ABOUT
脑血管病科由石祥恩教授领衔,涵盖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介入科多名国内及省内知名专家,在脑血管病诊治方面采用国际先进的卒中单元管理模式,定期组织多学科MDT,为患者提供精准、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有磁共振、CT、神经电生理室、TCD、脑电图等先进设备。
MORE科室专家 DOCTORS
更多科室特色 FEATURE
-
传递中国医生声音
多次参加国际神经外科会议
-
石祥恩教授领衔专家团队
树立业内外良好口碑
-
开展多项新术式
血管搭桥新术式
-
建立多学科强强合作模式
防治脑血管疾病
-
近年来石祥恩教授及其团队,先后受邀参加了第十四届欧洲神经外科年会、第十五届世界神经外科大会、北美神经外科年会、第五届南亚神经外科医师大会、届国际尼泊尔神经外科会议、世界脑血管病外科大会、第十六届世界神经外科大会、第八十六届美国神经外科年会(AANS)等重要国际会议,在建立和国外专家沟通、学习国外在神经外科经验的同时,把中国医生的声音传递到国际舞台。石祥恩教授团队在各个大会上做出的“血管搭桥治疗复杂动脉瘤”系列报告,已经得到国际上神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好评。MORE
-
三博脑血管外科由石祥恩教授领衔,现为首都医科大学神经外科三系副主任,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基金项目评审专家。石祥恩教授早年即师从我国的神经外科专家王忠诚院士,是王院士早期的博士生之一。石祥恩教授在几十余年的行医工作中,潜心钻研,首创多项国内外术式,擅长手术治疗各种颅内复杂动脉瘤和缺血性脑血管病。科室还汇聚了脑血管外科专家周忠清主任、刘方军主任、钱海主任、孙玉明主任等,他们在脑血管外科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多年来,成功救治数千例脑血管患者,获得业界及患者的良好口碑。MORE
-
三博脑血管外科自成立以来完成各类疑难手术8000余例,积极开展各项新技术。如采用颌内动脉作为供血动脉,桡动脉作为移植动脉,将颌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连接,此种中高流量搭桥术开创了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及动脉瘤的新方法,该方法国内外尚未见报告,被欧洲《Acta Neurochirurgica》 杂志认为 “切实有用的创新方法”以及率先在国内开展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和颅内外血管搭桥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等。目前,石教授团队开创运用的颌内动脉搭桥技术,已治疗各种复杂颅内动脉瘤近1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30余例,均取得良好效果。美国纽约迈医学中心神经外科主任 E. Nossek 教授、扎克医学院神经外科主任 D. J. Langer教授评价其为“脑血流代替治疗的可靠的范式”。MORE
-
三博脑血管外科,整合神经外科、神经内科、神经介入、影像学、重症监护、神经康复等多个优势学科的临床诊疗资源,以患者为中心,采取立体全方位治疗的新的学模式,避免了以往偏重一种的治疗方法、不全面的治疗策略造成的治疗缺陷,为科学合理地防治脑血管疾病创造了有利条件。这种多学科强强合作模式防治脑血管病的绿色通道,开展系统规范的治疗前评估,可显著降低脑血管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同时对于发挥学科和专业优势,进一步提高医院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诊治水平、促进学科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MORE
特色诊疗 NEWS
-
2018-08-14
神经导航下显微手术切除颅内海绵状血管瘤
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在神经导航下用显微手术切除海绵状血管瘤,不但可以准确定位病灶, 还可以为手术提供佳的手术入路及切除范围,限度地保护正常脑组织 ,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2018-08-14
脑血管重建术治疗烟雾病
烟雾病又称脑底异常血管网病,可以引起严重的脑出血性卒中或脑缺血性卒中。在我国,该病多发于10~14岁和40岁左右的人群,并且成人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儿童,男性多于女性。
2018-05-24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颅内血管狭窄
颅内血管狭窄是缺血性卒中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严格的内科治疗下仍有较高的卒中发生率。虽然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局部血管狭窄这一技术在冠状动脉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由于颅内血管结构和形态的特殊性,造成颅内血管支架成形术发展缓慢,主要是颅内血管迂曲的走行给球囊和支架的到位造成了很大地困难,尤其是动脉硬化的患者。但随着新一代支架柔顺性的提高,使颅内支架成形术成为可能。国内外文献短中期报告均证实该技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可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2018-05-24
桡动脉移植颌内动脉搭桥术,解决颅内外血管搭桥难点
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石祥恩教授运用桡动脉移植至颌内动脉翼肌段与颈内动脉搭桥术,成功地为1例脑动脉瘤导致左眼失明的患者实施了手术治疗。该搭桥技术,被《欧洲神经外科杂志》认为是“切实有利的聪明创新方法”(原文:The method is clever and novel, with tangible advantage), 被评价是“巧妙的颅内外血流搭桥,解决了临床的关键问题” (原文:This paper has value as yet another clever trick to deliver extracranial circulation flow to the brain, for specific clinical problem)。经首都医科大学医药卫生科技查新证实:该术式在国内外文献中未见临床报告,属于国内外临床首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