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视频

相关文章

脑动脉狭窄的治疗方式有哪些?

2016-11-04 13:57 作者:三博脑科医院

急性脑卒中的高发生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及高复发率是脑血管病防治亟待解决的临床课题,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及医学界特别是神经科学界的重视,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率远高于出血性脑血管病。研究发现,在脑血管病中70%左右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缺血性脑血管病主要是脑血管狭窄或闭塞所致。文献报道约25%的缺血性脑卒中与颈内动脉的狭窄或闭塞有关。颈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可能通过栓塞或引起大脑半球低灌注而增加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

脑动脉狭窄的介入治疗:症状性脑动脉狭窄一直是临床治疗的难点。目前其治疗大致分为3类:①药物治疗;②外科治疗;③介入治疗。内科抗凝、抗血小板治疗往往起不到控制卒中发作的作用;外科颅内-颅外血管吻合术及动脉内膜剥脱术受多种因素的限制,风险较大。近年来,由于***有效的支架输送、投放工具和支架的发展,介入治疗在脑动脉硬化性狭窄性疾病中的应用逐渐增多。

脑动脉狭窄

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内介入治疗前必须作脑血管造影或脑血管成像,其目的是了解主动脉弓、颈内动脉系统及椎基底动脉系统的血管状况,判断是否存在脑血管病变及是否适合进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目前,在我国脑血管造影的图像效果较核磁共振或CT血管成像好,因此,有条件者还是应选择脑血管造影。


疾病科普
河南三博脑科医院 请您绿色出行

咨询预约电话:0371-53351456

地点: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桐柏南路158号

邮编:450000